
1、梅西在2012年的表现有多出色
2、梅西未来还有机会拿金球奖吗
3、斯内德在2010年为什么没能获得金球奖
梅西在团队荣誉缺失(即"四大皆空")的赛季仍能获得金球奖,主要基于以下关键原因及相关争议案例:
一、具体年份及争议背景
-
2010年
- 团队荣誉:巴萨仅获西甲冠军,欧冠半决赛被国米淘汰,世界杯未夺冠。
- 获奖理由:梅西以年度 60球17助攻 包揽西甲金靴、欧冠金靴、欧洲金靴,个人数据打破多项纪录。
- 争议焦点:斯内德同年率国米夺得欧冠、意甲、意大利杯"三冠王",并带领荷兰获世界杯亚军,但金球奖投票中仅排名第四。此次评选因金球奖与国际足联奖项合并导致投票规则变化,被广泛质疑。
-
2012年
- 团队荣誉:巴萨仅夺得国王杯,西甲和欧冠均失利。
- 获奖理由:梅西以自然年 91球 刷新世界纪录,同时获得欧洲金靴奖。
- 评委倾向:个人数据的史诗级表现压倒了团队荣誉的缺失,但竞争对手C罗同年率皇马夺得西甲冠军(个人46球)亦表现出色。
-
2019年
- 团队荣誉:巴萨赛季无冠(西甲、欧冠、国王杯均未夺冠),梅西职业生涯首次"四大皆空"
- 获奖理由:梅西以年度 50+进球 的数据支撑"孤胆英雄"形象,评委更看重个人表现而非团队成绩。
二、核心原因总结
- 个人数据突破极限
在2010、2012等赛季,梅西以创纪录的进球/助攻数据形成碾压态势,使评委将个人表现权重置于团队荣誉之上。
- 评选规则漏洞
2010年奖项合并后投票群体扩大(新增国家队主帅/队长),知名度因素削弱了团队成就的考量,导致斯内德等球员票数分流。
- 竞争对手存在短板
- 斯内德(2010)因效力意甲曝光度不足;
- C罗(2012)虽获西甲冠军但数据不及梅西;
- 莱万(2021)国家队成绩拖累评选。
三、争议本质
金球奖长期存在 "团队荣誉"与"个人表现"的权重之争。梅西的案例表明,当个人数据达到历史级水准时,即使团队"四大皆空",仍可能因评委对"超凡个人能力"的倾向性认可而获奖。但此类结果往往伴随较大争议,尤其在竞争对手兼具团队荣誉与个人表现时(如2010年斯内德)
【来源:椰子体育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