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赵继伟在女篮的表现如何
2、宫鲁鸣是否考虑过调整战术
3、赵继伟的低迷对女篮有何影响
中国女篮在近期比赛中暴露的战术与用人问题,与宫鲁鸣的执教决策密切相关,而赵继伟的表现低迷仅是冰山一角。以下是关键分析:
宫鲁鸣坚持的“双塔优先”策略严重挤压外线空间,韩旭与张子宇合计场均出手占全队45%,迫使射手群沦为底角蹲守的“工具人”。这种战术设计直接导致赵继伟等控卫失去自主权,被机械要求“10秒内必须交球内线”,面对日本队全场紧逼时频繁失误。半决赛中,中国女篮三分命中率仅19%(21投4中),而日本队通过挡拆战术单场多拿30分,凸显战术适应性不足。
日本队19岁后卫田中心首节狂砍21分时,宫鲁鸣长达8分钟未叫暂停,直到分差拉开至11分才调整,但暂停后战术仍为低效的“韩旭三分线外单打”。数据显示,宫鲁鸣暂停后中国女篮得分效率仅0.8分/回合,远低于日本队的1.4分/回合2。赵继伟在末节仅得2分,与教练组未能破解包夹、缺乏有效战术支援直接相关。
宫鲁鸣弃用李梦(联赛三分命中率38.5%)却重用李缘(热身赛命中率26%),后者半决赛交出0分5失误数据,而高效替补王思雨被压缩至12分钟上场时间。赵继伟的迷失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体系性用人失误的缩影——教练组更青睐“执行战术坚决”的球员,而非具备创造力的核心。
此前“万次投篮计划”被批机械重复,81%训练为无人干扰投篮,而实战中80%出手面临封堵。尽管宫鲁鸣近期调整训练方式,增加移动投篮难度,但赵继伟等球员已长期受困于僵化体系,短期内难以扭转。
综上,赵继伟的低迷是宫鲁鸣战术设计、临场指挥及用人策略多重失误的集中体现。若教练组不彻底改革体系,类似问题将持续爆发。
上一篇: CBA新赛季大调整来袭!辽篮或迎来春天,广东队却陷入困境
下一篇: 返回列表